二〇二〇年一月二十一日,对南皮县人民医院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:这一天,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出现了。
疫情就是命令。此后的日子里,这群白衣战士主动请缨、恪尽职守、舍生忘死、不辱使命,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,以无私的境界、精湛的医术和大无畏的精神,与病魔抗争,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催人泪下的战地之歌。
“我是党员干部,必须坚守在一线!”
夜深了,院长刘玲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。疑似病例刚刚出现,周围一切都还祥和,泛着浓郁的年味。作为20多年临床专业出身的刘玲来说,先知先觉预感到一场持久的战斗已悄无声息到来。那时起,她取消了全部的休假,面对随时发生的新情况,和班子成员第一时间着手做好了应对预案,协调人员、物资,制定隔离、医治方案。
疫情蔓延总是快的出人意料,瞬间打破了生活的平静。一场战役就这样打响,作为院长,刘玲24小时住在医院,救治患者、防控疫情,保护职工,忙起来,她一天都要接打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,常常累得连饭都顾不上吃。凌晨一两点,她在召开紧急会议,经常是吃了上顿,没下顿;除夕夜的凌晨,她又出现在疫情防控一线,布置救治防控工作。
刘玲坚定地说:“我是党员干部,必须坚守在一线,我要带领战士们,打赢这场硬仗!”
副院长房国强作为内科系统的分管领导,自发现首例疑似患者那天起,他就住在了医院。随着疫情变化,感染科的部分医护人员都进行了隔离医学观察,那些收住在感染科的患者需要医生,那些感染科的医生需要主心骨,这时,房国强主动提出:“我是党员,也是干部,又是内科医生,我有经验,让我去!”就这样,房国强脱下白大褂,穿上防护服,走上前线,使得危重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。
“身为医者,永不后退!”
预检分诊是第一关口,发现疑似的病人后,需要将他们立即送发热门诊去接受观察治疗。发热门诊医生苏毅连日来为发热病人接诊,1月30日是他的生日,旁边桌子上放着妻子送来的定制的生日蛋糕还没开封,苏毅说,看到它,就觉得很安心。急诊科承担着运送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例。转送第一例病人时,急诊科主任姜辉清晰记得,那一次,科室的医生护士都是抢着上了车。
血液消化科副主任东艳蕊第一时间主动写出请战书,请求进入感染病区工作。当问起孩子的时候,她说:“很想他们,我必须把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。相信孩子长大后,会为妈妈当年的选择而骄傲。”
李思波曾担任感染科主任近10年,去年8月,因年龄原因卸任。疫情发生后,患有多年高血压的李思波毅然请战,去医院防控一线工作。判断病情,查房问诊,李思波亲力亲为;新收的发热患者,都由他一人亲自接收和查看。他像父亲,每天不停叮嘱其他医务人员做好防护,保障安全。病区的隔离患者,没有陪人,也不能探视,为了减轻他们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忧,李思波还要进行患者的安慰和心理疏导。
对于这次疫情,导管室护士长张志新似曾相识,2003年“非典”时期,正赶上他的婚期,作为一线的战士,单位为他和妻子举办了简朴的“战地婚礼”。17年后的今天,张志新剪短头发,轻装上阵,信心满满地奔向抗击疫情的主战场。
王竹林是中华骨髓库第6958例,河北分库第347例,沧州市第26例,南皮县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瘦瘦,平时看起来有些内向的王竹林,还清晰的记得,2年前在临去石家庄捐献造血干细胞时的感言:“我知道,现在生命已将不是我一个人的,病床上,还有一双目光在等我。”这次新型肺炎疫情发生后,王竹林又按耐不住了,他积极学习新冠肺炎的治疗方法,走进隔离病区,与他的战友们共同奋战。王竹林说:“读圣贤书,三不能避:为民请命、为国赴难、临危受命。身为医者,永不后退,等我们完成任务,那时再聚!”
2020年2月3日晚,急诊科副护士长张桂才在微信朋友圈悄悄分享了这样几行字:“去年的今天,一起车祸,我加班到深夜,今年的今天,我临危受命,抗战疫情,感恩有你,感恩家人。——结婚10周年纪念”他曾告诉妻子:“我是儿子、是丈夫、是父亲,尽孝、尽情、尽责,现在一件都做不到。危重病人不会等我,但你们会,你们失去多少,我以后会加倍偿还。”
大年初一,护士高莹莹接到紧急通知,知道即将进入隔离病区,她连忙收拾行李,“妈妈要去救个病人,你俩要听爷爷奶奶话,我过两天就回来。”正是因为走得太匆忙,高莹莹也没顾得上抱抱孩子。一天紧张忙碌工作下来,当晚上打开微信视频,另一端立刻传来4岁女儿的哭声,“妈妈!妈妈!你不是说,过两天就回来看我吗?这么多天了,你怎么还不回来,你去哪里了啊?你是不要我了,还是迷路,找不到家了?”那一刻,高莹莹泣不成声,哭成泪人... ... 隔离病区还有许多“高莹莹”,在一线昼夜奋战中,不喊一声苦,不叫一声累,但是每当接通家里的电话,这些刚强的战地女兵,纷纷红了眼眶。
为节省隔离服,他们不敢喝水,尽量减少吃饭的次数,强大的工作强度和身穿隔离服后频频发汗,每次脱下隔离服,浑身都像雨淋了一样,鼻梁因为戴护目镜时间长就磨红了,手也被汗泡得发白。感染科护士长何淑敬连续奋战3天3夜,睡眠的时间不够10个小时,第4天她直接累到在病区走廊里... ...
“隔离观察结束的那一天,就是我们走进隔离病区继续战斗的那一天”
“虽然现在我们还在隔离观察期,但是隔离观察结束后的那一天,就是我们投入感染科隔离病房继续战斗的一天……我们要重返战场,请组织批准!”不久前,第一批因参与新型冠状肺炎患者救治,而被隔离医学观察的34名医护人员把两份按鲜红手印的请战书递交到医院党委。
为有效防止病毒感染扩散,对参与救治的所有医护人员都要进行隔离医学观察。就在这段时间,重症医学科主任周连军和呼吸内科副主任田红丽,在微信中提出一个倡议:写下请战书,一旦解除隔离,大家继续回到救治一线,肩负起医护人员的职责和使命。护士王浩和爱人一同被进行了隔离,5岁的孩子只能交给家里的老人照顾。“每天都会和孩子视频,看着孩子的笑脸,自己内心也充满了阳光。”谈到为什么在请战书上签字,王浩的话语十分简单:“现在医院人员比较紧张,我是党员,就必须冲在前面。”
刚刚经历了“生与死”的考验,呼吸内科护士长李维来还是报上名。“自己参与了此前的救治工作,比起其他同事更有经验,一定要以最大的努力参与这次防疫和救治工作。”重症医学科的李真真、刘洋玚、房文娟、孙双双四名护士尚在哺乳期,可她们却毅然决然地在请战书上按下了红手印。
每每看到请战书上34个鲜红的手印,刘玲总是抑制不住眼泪,她说,一定要永远珍藏好。她仿佛看到了,茫茫雪地里,一串战士们留下的血红足迹,每一步都燃烧着激情与无悔,还有坚定有力的脚步声阵阵回响在耳畔,正如一篇中学课文《丰碑》中所写的那样:“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,还会属于谁呢?”
|